第一,明目张胆的套牌、抄近道者肆意妄为
北马的“D1908”套牌案尚未被人遗忘,2019哈尔滨马拉松赛场又曝套牌丑闻,为什么马拉松作弊始终无法杜绝、替跑、蹭跑的意义何在?
中国马拉松热已经众所周知,但凡是大一点的赛事,报名人数都将远超赛事限额,很多主办方会采取貌似公平的抽签来决定哪个跑友能跑进赛道。
先不去探究通过抽签来决定参赛机会是否合理,一旦抽签,必然有不中的跑友,不中者中,也就大概率存在会动歪心思的人。北马、上马、武汉等等这些中签率极低的赛事姑且不论,单是一些中游赛事,要想成功中签也不是简单的事情。为什么就不能采取先报先得的方式呢?是为了减少枪名额造成的网络拥堵还是彰显赛事火热的虚荣心?或许两者都有?关于马拉松赛场的抽签是否公允我们不去争论,但这些报名人数规模庞大的赛事主办方,真的应该去动动脑筋,比如设立报名门槛等等,设身处地地为跑友着想,难道真的没有更好的方式了吗?
所以说出现套牌,主办方也是有责任的,当然主要问题在于参与套牌者对跑步、对马拉松的认识远远达不到参赛标准所致。
此外,有跑友网络爆料称,有些人蔑视马拉松竞赛规则,出现了抄近道而无人管理的行为,谴责此类无脑跑友之余——主办方疏于管理的责任仍然难以撇清。
第二,关键补给缺失
对于马拉松赛事来说,不管比赛规模大小,补给站缺水都是致命的错误,缺水充分说明主办方对于比赛整体的统筹安排存在重大失误。
而作为2016首届、越级升至中国田协金牌赛事的2019哈尔滨马拉松,甚至出现了连续三个补给站缺水的可怕场面,这真是令人发指。尤其在夏天,温度又比较高,在暴晒的情况下,跑友艰苦地跑到补给站,发现没有水,那是不是要死的心都有了呢?主办方你们多屯一点水不行吗?你们明明知道前面有数以万计的全马选手跑过,为什么不多做准备呢?
跑友喜欢用流水席、吃货马拉松来形容哈尔滨马拉松的补给是何等的丰富,2019据说还出现了各种馅儿的水饺,但这些,当你跑完10公里、15公里之后,都远远不及一杯水重要。组委会你们应该把精力放在重要补给如何确保充足的工作上,而不是避重就轻,在诸如“流水席”、“自助餐”的补给上做文章。
第三,市民对封路反应强烈
这个原因不全在主办方,首届2016年举办的哈尔滨马拉松毕竟是才举办三年的赛事,市民对于马拉松这项运动的认可度、认知度都还不够,这一点需要时间的积累。
最简单的例子,比如郑开马拉松,虽然赛道是从郑州跑到开封的大直道,可能也达不到国际田联对于马拉松赛道的认证要求,而且起终点不在一起,对外地跑友非常不便,但郑开马拉松已经举办10几年了,沿途的观众非常热情,市民对政府举办这项赛事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,2018年3月份的郑开,沿途有无数个小朋友要和跑友击掌,3月份就有老大爷拉了一车西瓜免费给跑友发,等等吧,你跑这种比赛,身体是累,但心里收获了无尽感动。这方面哈尔滨马拉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当然,政府或主办机构还应该加大对马拉松运动的宣传,让哈尔滨的市民意识到,举办马拉松虽然带来了几个小时的封路,引发了生活不便,但意义重大,市民应该支持才对。或者是在线路上再规划一下,看看是否可以避开重要的交通节点,毕竟线路又不是一成不变的。
大致就说三点,其他可能还有诸如参赛包物品不全、计时点放置错误等等问题,但不必吹毛求疵,哪有完美的赛事呢,即使北马,也有不堪的尿红墙事件。
对于哈尔滨马拉松的主办方,应该总结经验教训,而对于跑友,更应该放平心态,不中签就要套牌蹭跑,为了成绩抄近道,那马拉松赛事岂不乱套了?不管是什么马拉松比赛,那只不过是一个42.195公里的距离而已,这个城市跑不了,就去下一个城市,甚至在家门口、在操场里都可以完成的一个距离。再者,跑步不就是为了健康吗,一味地追求奖牌、追求比赛成绩的跑友毕竟是少数。
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千夫所指般的泄愤,而是呼吁赛事主办方和马拉松跑友,从自身做起,做好、参与好一个与跑步或健康有关的活动。
快跑马拉松原创,图片侵删。